添加老师微信,专家老师一对一指导,解决孩子问题!
18955179993
新闻动态
专家老师一对一指导,解决孩子问题!

18955179993

添加_老师微信:18955179993
邮箱:ahchaoneng@163.com
行业动态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不打不骂、不吼不叫,管教“神兽”,这样做就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0-11-25 17:21

  

有人说:“情绪是一个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会吞噬你。”

 

就在今年,广东一小区,一位妈妈因为儿子在同学家玩耍不愿意回家吃饭,在电梯里对儿子拳打脚踢。

 

海南万宁,一位父亲因为女儿顶嘴,活生生将自己的女儿打死。

 

湖北武汉,一位母亲因儿子在校打牌,被老师叫到学校配合管教。就在教室门口,这位母亲先是连扇了儿子两个耳光,接着又掐住了儿子的脖子,然后用指头直戳他的脑门,直到老师劝阻之后,她才愤然离去。不到十分钟,儿子跳楼自杀。

 

这些都是父母情绪失控的案例,他们将自己失控的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到孩子身上,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会失控到如此极端,但很多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说起生气的理由,很多父母可以说上个三天三夜,比如:工作日赶着上学上班,孩子每天就是不肯去,各种理由拖延;一起外出,遇到喜欢的玩具,撒泼打滚就是要买;不好好吃饭、没有礼貌、玩具乱扔、写作业不认真等等。
 

世界上仿佛有一种魔法,只要孩子不听话,父母总是很容易失控,短短几秒钟,火气就如决堤般汹涌而至。一不小心,这失控的情绪,就会给孩子造成身体或者心理的伤害。

 

01父母情绪失控,是孩子一生无法摆脱的噩梦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001 父母情绪失控,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有暴力倾向

 

父母容易情绪失控粗暴对待孩子的,孩子内心压抑,一旦爆发,很容易选择较为激烈的方式去发泄,从而形成暴力倾向的个性。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遇事倾向以武力解决问题,以暴制暴。

 

曾经有一个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新闻:奶奶不小心将1岁半的男婴留在电梯内,结果被一名10岁女孩残忍摔打,并使其从25楼坠落。女孩父亲称:伤害男婴只是女儿表达感情的方式,自己和妻子平时打骂女儿,可能对其性格有影响。
 

特别是当孩子不服从管教,爱跟父母对着干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给孩子错误的示范。

 

002 父母情绪失控,会造成孩子性格懦弱或抑郁

 

懦弱表现为敏感多疑、害怕、缺乏安全感,发展到极端就是抑郁,甚至可能会想要自杀。

 

最近火遍全网的脱口秀选手李雪琴,曾在家中情绪崩溃,用水果刀反复划手腕自杀。她说她从小就生活在漩涡里,妈妈是个小女生,她要带着妈妈长大。正是母亲带给李雪琴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造成她即使考上北大,仍长期活在抑郁当中。
 

003父母情绪失控,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判断

 

父母情绪失控,容易让孩子学会看父母脸色行事,学会一切以“不要激怒他们”为准则行事,从而失去正常的认知和判断。

 

明星陈乔恩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到:她是从小被打大的,小时候宁愿在墓地里看墓碑的亡者故事,也不想回家。因为她怕看到妈妈,她怕被妈妈呼巴掌。回到家中,唯一能自保的事就是“讨好父母”。由此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一旦走入社会,会压抑自己正常的需求,成为自己难于获得幸福感的根源。

 

02 让父母失控的魔法,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本身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表面上看,父母情绪失控是由孩子导致的,实际上,孩子不听话只是那个10%的事情,父母本身对孩子不听话这件事产生的愤怒、生气等负面情绪占90%。

 

父母失控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和管教,父母总是抱着“我是为了你好”的心态,用纪律和惩罚来控制孩子。
 

父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态,有两个我们平时很难觉察到、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童年的影响

 

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往往忽略情绪背后的情结,而每个情绪背后就隐藏着创伤性事件。孩子的行为触发了父母在童年时期不愉快的记忆。

 

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朝我们发脾气。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事情的具体细节,但当时的感觉会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里。

 

面对父母的脾气,我们害怕、无助,我们长大后会自然而然想要避开这种感觉,希望能掌控一切。当我们的孩子不听话时,下意识就会不自觉吼叫或打骂,来获得控制感。

 

第二个原因:潜意识剧本

 

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心中总有一个“完美孩子”的期待。这是我们潜意识里的剧本。希望孩子能往我们期望的方向走。一旦孩子不符合期待,我们就会失望甚至失控。

 

我们可以思考看看,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潜意识剧本。比如:“我的孩子必须听话”、“孩子必须要非常懂事有礼貌”等。

 

只有了解了父母情绪失控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产生的根源,我们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做一个能安然面对孩子,不打不骂、不吼不叫的家长。

 

03冲突时刻 三个简单有效控制情绪的好方法

 

罗伯·怀特曾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都应该去努力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作为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从失控的情绪里拯救出来。下面三个方法简单有效,可以试试。

 


第一招:提前预判

 

提前预判,就是要平时多观察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什么事情时会容易情绪失控。当我们感觉到即将要爆发时,可以试着主动离开愤怒现场,冷静一下。

 

离开前,语气尽量保持冷静和坚定,跟孩子说“我现在要离开几分钟,过一会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离开后,去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做家务、跟别人聊天、散步、看书、看电视等。换个环境,往往能冷静下来,通常更容易换个思路看问题。

 

第二招: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方式是可以想象自己正处于公共场合,所有人都在看着你。在人多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当我们被激怒,情绪快要失控时,想象一下,我们正在一个舞台上,台下都是注视着我们的观众。或者想象一下,你最想表现得很有修养的场合。大概率,我们的脾气都能收一收。

 

第三招:延时决策

 

延时决策指的是先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做决定。深呼吸是用来放松和调节情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这里有个小技巧:建立一个仪式感,只要一生气或感觉情绪要失控,那么就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直到感觉舒适和轻松,紧张的肌肉、咬紧的牙关慢慢松弛下来。

 

以上三招,都可以让父母远离亲子冲突,摆脱失控局面,可以不断实践,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04 结语

 

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在育儿路上,愿我们都能控制好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不靠吼叫,不靠打骂,靠爱与智慧,与孩子共享美好时光。
 


【返回列表页】
解决孩子成长问题,咨询专家老师,添加_老师微信:18955179993       
安徽超能教育有限公司 _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08282号-1